Chess
古印度國王Shihram,他擁有無上權利及巨大的財富。但整日面對那些阿諛奉承的大臣,以及宮中奢靡的生活,使他漸對生活感到厭倦,他渴望得到一種新鮮和刺激。一日,大臣Sissa Ben Dahir覲見國王,向其推薦了一種當時無人知曉的在六十四個格子上進行的對局遊戲。
國王在娛樂之後很快對這種新奇的遊戲產生了濃厚興趣,與大臣大戰幾日之餘,對他言道:「你給我無窮的樂趣,爲了獎賞你的功勳,我現在決定,你可以得到想要的任何東西。」對於這位富有的國王,確實應該什麽要求都能滿足,而大臣面對這個自信國王恭敬地說道:「萬能的王啊,您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,恐怕也滿足不了我的要求。」國王顯得十分不快:「說吧,哪怕你要的是半個王國。」大臣聽罷言道:「請王下令在棋盤的第一格放上一粒小麥,第二格兩粒,在第三個放上四粒,第四格八粒,如此每次增加一倍,一直到六十四格為止。」國王聽罷,大笑道:「可憐的人啊,你就這麼一點點要求嗎?」看著大臣微微點頭,他立即命人取來一袋小麥來,按照大臣要求數給他,很快,這袋小麥就用完了。國王覺得有些奇怪,再命人取來一袋。如此第三袋、第四袋……第一百袋……小麥堆積如山,但離六十四格還差得遠……國王的臉色亦由驚喜逐漸轉為陰沉,最後勃然大怒。當國庫的小麥全部用完時,依然無法到達棋盤上的三分之二。
若是仔細算來,要將六十四格全部放滿,一共需要18,446,744,073,709,551,615粒小麥,按當時印度小麥年產量來計算,大約需要兩千餘年才能兌現,單靠國王這一代,當然無法實現。至於故事的結局,現在已無法知曉,可能國王將大臣以戲弄君王罪殺害,亦可能大臣中途放棄索要賞賜,四目相對一笑而過。
這款如此有魅力,象徵著智慧的遊戲,即是——恰圖蘭卡,後世西洋棋的祖先。
恰圖蘭卡,梵文意指「四肢或四部分」,在史詩中意為「軍隊」。一般認定為所有象棋遊戲如西洋棋、中國象棋、日本將棋、朝鮮將棋、泰國象棋的共同祖先。而最初的棋子除王與士外只有四種:步兵、騎兵、大象、戰車,這正是古印度軍的組成兵種。而棋盤為六十四個黑白相間的小格組成。
貿易和戰爭使恰圖蘭卡漸漸傳遍世界。西元六世紀,印度人帶恰圖蘭卡來到波斯,演變為「沙特蘭茲」,而後穆斯林統治波斯時普及到伊斯蘭國家。九世紀,傳入南歐,十世紀至西班牙,十一世紀傳至英國。西元十九世紀,奠定現代西洋棋的大致規則。在西洋棋普及歐洲各國時期,這個遊戲被賦予更高的使命,被中世紀的歐洲列為「騎士教育」的「七藝」之一。「七藝」分別為:騎術、游泳、射箭、擊劍、狩獵、賦詩和下棋,法國的英雄史詩「羅蘭之歌」亦談及此點。
歐洲人,將這個古印度遊戲各個部份作了本地化:「戰車」演變成了「城堡」這個極具中世紀特色的元素;而騎兵則意指為「騎士」;「大象」這個印度特有的元素被歐洲象徵宗教勢力的「主教」取代;同時將「國王」邊上的「士」變成了「王后」。
「王后」的名稱、性別及威力,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,波斯「沙特蘭茲」時代,「王后」表示的是「大臣」或「將軍」。後來的法國人,定義這個棋子為女性,逐漸成為了之後的「王后」。而「王后」的威力亦從偏弱,發展至全局最強。規則上,從最初恰圖蘭卡的殺死對手全部棋子獲勝,後演變成為弑君勝利。而一直不變的,即是這六十四個深淺方格的棋盤了。
西洋棋沒有發明者,這是人類思想意識的物化,是古代戰爭的模型。雖說名為西洋棋,其卻是古代世界多地域演變的結果,恐怕使用另一個名稱「國際象棋」亦更為貼切吧。
Share your thoughts